My photo
1985年生,宜蘭人。紅樓詩社出身,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。現於資本市場討生活,頭不頂天,腳不著地,所以寫字。   曾獲文學獎若干。著有現代詩集《青春期》,《嬰兒宇宙》,《偽博物誌》,《我只能死一次而已,像那天》,《嬰兒涉過淺塘》;散文集《樂園輿圖》、《棄子圍城》、《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》、《阿姨們》。作品多次選入年度散文選、年度臺灣詩選,以及《七年級新詩金典》、《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》等選本。   Contact email: yclou342011@gmail.com

Nov 6, 2007

安寧療護

 

  【記者羅毓嘉/台北報導】



  夜色降臨,城裡人群紛紛結束忙碌,準備返家,資深安寧療護志工林沐芸,卻在奔波一天後,整裝前往台北榮民總醫院,陪伴癌末病患度過漫漫長夜。



  「我只有一雙手,但能幫助許多的人!」十二年前,林沐芸的父親因肝癌過世,有感於癌症病患的最後一段路身心俱傷、走得辛苦,長期下來對病患、家屬都是煎熬,她毅然加入了台北榮總安寧療護志工的行列,給予病患正規療程之外的心理支持。



  安寧療護志工不只協助料理病患的生活起居、衛生、飲食,更重要的是透過陪伴,讓癌末病患感受到溫暖。林沐芸說,她曾輔導過一位不能言語的咽喉癌病患,當家屬無法到院探視時,她必須眼神、細微動作,理解病患想要表達的事情,「如果我是他,我希望別人怎麼作?」細心、敏感、耐性,都是安寧療護志工須具備的人格特質。



  除此之外,病患面對人生終點,往往惶然不知所措,維持其心理衛生與生活品質,也是安寧療護的重要環節。



  由於承擔來自病人、甚至病患家屬複雜的心理壓力,安寧療護志工必須適度地調整自己,若不能將照護病患當作「愛的志業」,就無法真誠對待,更遑論培養出與病患的信任關係,進一步改善癌末病患最需要的精神生活品質。



  林沐芸與她參與的療護團隊,曾透過社工晤談,得知一位癌末患者喜歡自然風光,幾經輾轉終獲醫師首肯,在陽明山花季時,為該患者安排人生最後一次的櫻花祭。林沐芸說,她推著病患的輪椅下了復康巴士,走到櫻花樹下,一陣春風吹來,滿天落英繽紛,正是「生時如花綻放,死是寂然飄落,暗流花香」的人生寫照。



  每天都距離死亡更近的想法,常使癌症病人的心理苦悶難當,進而封閉自己,志工惟有耐心等待、堅持關懷,才能敲開緊閉的心扉,進入病患的內心世界。每個人的心中總是渴望著被愛、被關懷、被在乎,林沐芸在從事療護志工後,更懂得疼惜家人,懂得尊重生命中經過的所有人,她說,「雙手,是為了擁抱;雙耳,是為了傾聽。」



  從事安寧療護志工服務多年,與許多因病受苦的人相處,林沐芸覺察到,最讓病人放心不下的,非財富也非名望,而是家人、伴侶、孩子等「愛」的牽掛。情感牽掛越多,對死亡的恐懼就越大,林沐芸說,死亡教育要從志工本身做起,否則很難引導病人與家屬放下,她已經準備好遺書,並在平日透過草木枯榮、寵物離世的機會,教導孩子學習面對死亡。



  「了解、面對死亡,自然就不會害怕。」林沐芸說。

  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