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 photo
1985年生,宜蘭人。紅樓詩社出身,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。現於資本市場討生活,頭不頂天,腳不著地,所以寫字。   曾獲文學獎若干。著有現代詩集《青春期》,《嬰兒宇宙》,《偽博物誌》,《我只能死一次而已,像那天》,《嬰兒涉過淺塘》;散文集《樂園輿圖》、《棄子圍城》、《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》、《阿姨們》。作品多次選入年度散文選、年度臺灣詩選,以及《七年級新詩金典》、《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》等選本。   Contact email: yclou342011@gmail.com

Oct 29, 2008

viewpoint

 

環境心理學

第七週



-Talya B. Rechavi, A Room for Living: Private and Public Aspects in the Experience of the Living Room,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(2008), doi: 10.1016/j.jenvp.2008.05.001



  客廳做為一個銜接社會性「公共」與「私人」的場域空間,依照Goffman的說法,一般咸認為它應該是做為社會符號交流的「前台」,具有較高的公共性質而非私人性質,然而,Rechavi的研究則打破了這個說法──客廳絕對會因為使用者自身對於意義的投射,而產生截然不同的使用方式,可以是獨處沉思,可以會客,可以與伴侶共處,也可以綜合各種用途而成為多功能的居家空間。



  如果望文生義,從中文來看,「客廳」似乎暗示了這個空間的最重要功能就是會客,在台灣人的文化裡頭,主人也絕少讓客人進入家中除了客廳以外的其他空間──好比我們檢視台灣式公寓的空間配置,從大門進入家中以後,通常難以直接「透視」到客廳以外的區塊,這也直接地反映了客廳做為「外-內」、從住所以外的公共空間到室內私密的居住空間的銜接處;另一方面,若以英文的living room來看,翻譯成「起居室」似乎更來得恰當,語意上更強調「生活」在這個空間中所佔的質地,也與Rechavi的研究成果不謀而合──更重要的是,正由於客廳做為銜接公共-私人場域的空間,也提供了在同一個場所中居住的個體,一個共享的公共空間,而在某些特定狀況下(例如家人不在、或者只有親密伴侶生活在這個空間中的時候),「隱私」得以從原本相對「私人」的臥室中溢散至公共性較強的客廳,使得客廳成為私人空間的部分,也因為這個公共-私人曖昧地帶的想像,而使得個體在其中得以進行較「正式」、或甚至更「親密」的行止。



  另一方面,客廳做為家庭文化發生的重要場域,其中的物件配置、成員的行動,也絕對地反映出了個體在其中生活的軌跡──好比父親的書架、母親出國旅遊購買的紀念品、一只自苗栗三義買回的木雕鍾馗像、小茶几上的全家福照片等等物件,展示了家庭空間中的「公共性」,可以是家庭成員的權力位置表徵(兒女的書架通常不會配置在客廳,可愛的填充布偶也鮮少在客廳出現),或可視為空間中個體公共性交集的表現。一組321的沙發,ㄇ字型或L型的配置方式也直接影響到家庭成員互動的模式──兒子回家的時候,父親是否總是坐在固定的位置切水果,母親哪個位置在看報紙雜誌,兒子在穿越客廳進房間之前,同父親母親講述今天發生了甚麼有趣的或挫折的事情時是否坐下?或只是站在走廊的起點處講話?所有這些也都是客廳──或者說起居室──中可能被挖掘出來的家庭關係風景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