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 photo
1985年生,宜蘭人。紅樓詩社出身,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。現於資本市場討生活,頭不頂天,腳不著地,所以寫字。   曾獲文學獎若干。著有現代詩集《青春期》,《嬰兒宇宙》,《偽博物誌》,《我只能死一次而已,像那天》,《嬰兒涉過淺塘》;散文集《樂園輿圖》、《棄子圍城》、《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》、《阿姨們》。作品多次選入年度散文選、年度臺灣詩選,以及《七年級新詩金典》、《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》等選本。   Contact email: yclou342011@gmail.com

Nov 12, 2008

viewpoint

 

環境心理學



第九週



─Overall, Christine. (2007). Public Toilets: Sex Segregation Revisited.

 In "Ethics & the Environment", 12(2) 2007.



─Browne, Kath. (2004). Genderism and the Bathroom Problem:

 (re)materializing sexed sites, (re)creating sexed bodies.

 In "Gender, Place and Culture" Vol.11, No.3, September 2004.



  Overall一文,透視一般人對男/女二分廁所抱持的迷思,透過解

構廁所在功能性、性別需求、隱私、安全議題、哺乳、乃至於社會功

能與文化種族習俗等層面的所謂「男女差異」,凸顯出廁所事實上並

非如我們所理所當然想像地──依照生理差異來區別男女。作者強調,

她並非主張男/女在生理上的差異是不需要被重視的,而是認為種種

人們提出認為「使用廁所應該男女有別」的理由,事實上都僅是各種

性/別(特別是男/女)迷思的再現。



  如廁行為對人們所造成的心理狀態改變,本身就是值得探討的一

件事,好比脫下褲子、裙子,讓生殖器官(同時也是排遺棄官)暴露

在空間中,在長久以來的社會文化當中,褪除衣著往往也象徵著個體

在某些層面上褪除了防衛、偽裝、乃至於心理的「露出」。而被教育

要時刻不忘「遮羞」的個體,在廁所裡的各種行為(諸如排尿、排便

、補妝、整理頭髮、整理衣著、甚至被主管責罵後躲到廁所整理心情

等等),就讓個體處於一種「半社會化」的過渡狀態,而這也是化妝

室/洗手間的英文所以為「restroom」的原因──在這種生理欠缺遮

蔽物的狀態下,人們往往感到不安全,因此廁所裡「最好不要有異性

存在」、最好不要有異性看到我/娥們的半社會化狀態──然而,這

種想法本身究竟是來自於「異性存在可能導致的不安全感」,或是長

久以來社會建構男/女對立的再一次重現?



  舉例而言,如果住家裡頭的廁所鮮少有分男/女,是因為「我們

對家人有信賴」,那麼說公廁之所以分男/女是因為「異性」,還不

如說──社會性個體本來就習於對「陌生的他者」保持安全距離,不

是嗎?再者,在一人一間的流動廁所裡頭如廁,我們不曾、也不會認

為有必要分男/女,不是嗎?



  另一方面,公共廁所的男/女分野,本身就是一種性別規訓的再

現。我們不會忘記陰柔的高樹少年葉永鋕之死,就是發生在學校的「

男廁」裡頭,在截然二分、不允許任何性別「越界」狀況出現的廁所

場域,任何跨性別/雌雄難辨/曖昧的狀況都是對既有社會性/別想

像的挑戰,而正是這種想像男/女以外性別的不可能,導致葉永鋕慘

遭霸凌,在學校廁所中死去的最根本原因。

 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